|
tpm630|2015-11-28 00:0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tpm630 於 2015-11-28 00:47 編輯
其實小時候對季節的劃分也是相當困惑, 總是有多種說法. 俞將軍的生活氣象網中表示,
一年四季到目前為止沒有統一的規定,都是依各行各業及平常的生活習慣加以劃分,目前大致有四種:(1)依本省的習俗劃分:以農曆的1~3、4~6、7~9、10~12月分為春夏秋冬四季。(2)以廿四節氣來劃分:依廿四節氣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來劃分,這種劃分是中國早期所使用,所以大陸上都是以這種時間來使用。(3)以太陽移動的位置來劃分,這也是天文學上的劃分方法,一年有二次太陽經過赤道,分別為春分及秋分,也就是春季秋季。有一次是從南半球北移到北半球的北迴歸線23.5度是稱為夏至,而再從北回歸線慢慢向南移到達南半球的南迴歸線23.5度是北半球的冬至。(4)在氣象統計上是依氣候的變化,以國曆的3~5、6~8、9~11、12~2月分別為春夏秋冬四季,不管如何劃分,在使用上都不會互相干擾,更重要的是都會被接受。
倘若從"氣象的角度"來說, 台灣"氣候上的四季"的確是春:3~5月 夏:6~8月..., 就"實用性"而言也是如此. 因此如果是我會比較喜歡這種劃分方法.
我是覺得不妨可以想看看: 季節的本質是甚麼? 為甚麼要人們要劃分四季?
中國古代(西漢至東漢)的人們所制定的24節氣, 是根據"太陽仰角的變化"(原有的曆法)與"當地的氣候遞嬗"歸納出一套實用的法則, 以同時配合當地農耕作業的需要. 然而, 儘管太陽與地球的關係的確影響了氣候的冷暖乾濕, 實際上氣候有卻有其遲滯性, 譬如夏季的中段(最炎熱的一段時間)並不在夏至; 此外各地氣候亦有其區域特性, 四季的劃分理應要符合"當地"氣候變化才有其"實用性". 我想季節的劃分應該是要根據"當地的氣候遞嬗"歸納出一套實用的法則, 以同時配合農耕作業的需要. 以下擷取自''從傳統到現在-閒話民俗節氣與氣象 ''一文中的幾個重點, 由中央氣象局主任研究員盧孟明所編寫, 原刊登於''農業世界雜誌第331期''.
1. 二十四節氣固然是先人的智慧結晶, 但因中國幅員廣大, 有很大的區域性氣候差異, 譬如台灣與長江中下游的氣候就相當不同, 節氣的適用性必須衡量當地的天然條件. 一個地方的雨量或溫度, 除了受到太陽輻射之外, 地形洋流海陸分布都是重要影響因素.
2. 台灣位於世界最大洋面與最大陸塊的交界處, 氣候變化受東亞季風環流和鋒面與颱風等天氣系統的影響......氣象前輩王時鼎與鄭俠先生曾按照東亞季風和台灣上空的風場特徵以及雨量變化將台灣氣候劃分成六季: 春季(13~26候)(按:1候相當於5日, 13~26候即為3~5月), 初夏(27~34相當於梅雨季), 夏季(35~50), 秋季(51~62), 前冬(63~73), 後冬(1~12候). 相較於24節氣的特色, 台灣的季節變化顯得較為單調.
3. 24節氣在2000餘年前的兩漢時代就已成形, 2000年間科技進步至斯, 農業耕作方式作物種類與農產行銷策略等發展不可同日而語矣.....24節氣隱含的氣象資訊是先人根據代代相傳的經驗所歸納出的常態規律, 僅具定性而未定量......人們直到20世紀後才發現, 影響地球氣候的因素除了天體的運行之外還有海洋與大氣的波動, 陸面冰雪覆蓋的程度, 大氣的化學成分, 乃至太陽輻射能量的微小變化, 都可以造成氣候的變動. 換言之, 天體運行確實有其規律性, 但在大規律中氣候有其足以影響人類社會經濟活動步調的小變化. 天體軌道或轉動也會變化, 這些變化對地球氣候有非常全面且巨大的影響, 但時間尺度很長......人類近100年的平均壽命來看體驗到的變化主要都來自於地球氣候系統的小變動, 與地球以外的因素關係不大.
整篇文章的目的在文末彰顯了出來: "氣象資訊要與當今的農業規劃耕作與行銷等技術展有更進一步的結合, 發展有科學基礎的農民行事曆, 實際運用氣象資訊的經驗進行改進與調整". 我認為在農業雜誌上刊登這樣的一篇文章或許是要告訴農人們: 傳統節氣固然重要, 然而農民朋友們更需要一個有實用性的, 符合台灣地區氣候條件變化的農民曆, 以利農業的生產運作與行銷.
詳細全文請見:
http://www.cwb.gov.tw/V7/climate ... ticles/201103-1.pdf 或見附加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