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ktf 於 2013-7-12 12:42 編輯
路徑方面副高已經低緯西伸,導引轉變,颱風會有明顯的偏北移動
接下來基本是乎西乎北階梯式移動,大致逐漸北抬
登陸點EC已經堅持多報,宜蘭蘇澳一帶機率不小
由於高壓導引強,下墜球路徑不一定出現,但說不準,還是有可能
可能的影響方式是,東南部背風低壓扮演加速的腳色
走到東北部外海時.快速登陸(和去年蘇拉位置差不多)
差別就在登陸後怎麼走了,如果沒有轉圈南掉
從桃竹西北部出海,那北部這次就是正吃眼牆
強度方面,氣象局不調弱是有道理的,隨著副高讓出位置,水氣問題消失
颱風過去正在快速重整結構,現在已經很對稱,從最新風場也知道頗對稱
JMA雷達以掃到雙眼牆,現在發展環境都好,靠近台灣時緯度也高,不會被中央山脈阻礙發展
而且遇地形抬升,輻合大幅增強,到登陸前都能持續增強
這對台灣自然不妙,減弱的時間太早,讓他有機會快速重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