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局颱風警報發布概況表 |
名稱 | 韋恩(WAYNE) |
編號 | 8612 |
生成地點 | 【第 1次】:南海(呂宋島西南方海面)
【第 2次】:南海(呂宋島西南方海面)
【第 3次】:呂宋島北方海面 |
侵(近)台日期 | 【第 1次】:1986年8月22日
【第 2次】:1986年8月24日
【第 3次】:1986年8月29日 |
發布時間 | 【第 1次】:
海上:1986年8月20日20時50分 陸上:1986年8月21日4時10分
【第 2次】:
海上:1986年8月24日8時10分 陸上:1986年8月24日14時35分
【第 3次】:
海上:1986年8月28日15時25分 陸上:1986年8月28日21時45分 |
解除時間 | 【第 1次】:
海上:1986年8月23日15時15分 陸上:1986年8月23日4時30分
【第 2次】:
海上:1986年8月25日4時35分 陸上:1986年8月25日4時35分
【第 3次】:
海上:1986年9月3日20時35分 陸上:1986年9月3日9時30分 |
發布報數 | 【第 1次】:12
【第 2次】:4
【第 3次】:26 |
最大強度 | 【第 1次】:中度
【第 2次】:輕度
【第 3次】:中度 |
近中心最大風速 | 【第 1次】:38.0 (公尺/秒)
【第 2次】:28.0 (公尺/秒)
【第 3次】:40.0 (公尺/秒) |
侵台路徑分類 | 【第 1次】:特殊路徑
【第 2次】:特殊路徑
【第 3次】:特殊路徑 |
登陸地段 | 【第 1次】:東石至台中間
【第 2次】:台東至恆春間
【第 3次】:-- |
動態 | 【第 1次】:形成後以西北西轉西北進行,在香港西南方海面轉向東北,於22日3時30分通過澎湖,6時40分自濁水溪口附近登陸,通過雲林南投,於下午1點左右由花蓮北方出海,後以東北東及東北方向行進至石恒島附近打轉排徊。 24日8時開始向西南移動,再次向臺灣接近,於24日22時左右在臺東大武南方登陸後減弱,由高雄外海之副低壓取代並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繼續向西南移動,至東沙島南方海面轉向東行進。 28日上午在呂宋島北方海面增強為輕度颱風,向北北東進行,第三度威脅臺灣,行至蘭嶼南方近海呈不穩定來回打轉,9月1日晚始逐漸向西移動。
【第 2次】:形成後以西北西轉西北進行,在香港西南方海面轉向東北,於22日3時30分通過澎湖,6時40分自濁水溪口附近登陸,通過雲林南投,於下午1點左右由花蓮北方出海,後以東北東及東北方向行進至石恒島附近打轉排徊。 24日8時開始向西南移動,再次向臺灣接近,於24日22時左右在臺東大武南方登陸後減弱,由高雄外海之副低壓取代並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繼續向西南移動,至東沙島南方海面轉向東行進。28日上午在呂宋島北方海面增強為輕度颱風,向北北東進行,第三度威脅臺灣,行至蘭嶼南方近海呈不穩定來回打轉,9月1日晚始逐漸向西移動。
【第 3次】:形成後以西北西轉西北進行,在香港西南方海面轉向東北,於22日3時30分通過澎湖,6時40分自濁水溪口附近登陸,通過雲林南投,於下午1點左右由花蓮北方出海,後以東北東及東北方向行進至石恒島附近打轉排徊。 24日8時開始向西南移動,再次向臺灣接近,於24日22時左右在臺東大武南方登陸後減弱,由高雄外海之副低壓取代並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繼續向西南移動,至東沙島南方海面轉向東行進。 28日上午在呂宋島北方海面增強為輕度颱風,向北北東進行,第三度威脅臺灣,行至蘭嶼南方近海呈不穩定來回打轉,9月1日晚始逐漸向西移動。 |
災情 | 【第 1次】:中、南部及澎湖地區損失慘重,有人員傷亡、失蹤。韋恩颱風為臺灣氣象史上第一次由中部登陸,為近年來最嚴重的天然災害。
【第 2次】:中、南部及澎湖地區損失慘重,有人員傷亡、失蹤。韋恩颱風為臺灣氣象史上第一次由中部登陸,為近年來最嚴重的天然災害。
【第 3次】:中、南部及澎湖地區損失慘重,有人員傷亡、失蹤。韋恩颱風為臺灣氣象史上第一次由中部登陸,為近年來最嚴重的天然災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