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氣象不準? 說出研究員心聲 ]
#希望大家看完文章後能改變對於氣象報不準有不一樣的看法
在氣象界,不管研究或興趣,都會有自己看法,而各自的看法,就是研究者們的衝突點,今天想跟大家說出自己的心聲,相信不只是我,是所有研究地科的人員。
氣象這東西就像是在玩機率,沒有不可能這三個字可言,所有事情都可能發生,所以沒有誰對誰錯誰準誰失準,都是靠經驗和專業程度來的。每一次的失準,都是一次寶貴的經驗,其實各位也可以不用去批評任何預報氣象機構,他們不是每次都犯錯,只是一次的失準,是為了下一次更精準的預報,我們不是神。
會發布這一則心得分享是希望各位不要在針對預報機構做出批評和謾罵,每一次的氣象預估都是有風險的,又受限於氣象法,必須保守且許多地方需要注意。每當成功做出一次精準預報,大家認為是理所當然;失準一次,被大家罵到人仰馬翻。
沒錯,做出精準的氣象預報是我們的責任,攸關到國家人民的生活影響甚大,但是現在的分析氣象能力也有限,無法做出100%的氣象預估,不管在地球科學的哪方面。相信在氣象界的所有研究員們對於各位的批評都會盡全力去改正,但是能力有限,只希望有朝一日能對於地球科學方面能達到讓大家滿意準確度。在每一次的批評後,說真的不會想要去責怪你們,只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我本身也研究氣象4年多了,每次颱風假太晚宣布或臨時宣布都被民眾罵,但其實放颱風假是有標準的,而是否達標也是由氣象局公告的資訊來判斷,有時失準,狂風暴雨卻沒放假,有時無風無雨卻放假。有時低溫一再下修,漁民來不及應對,損失慘重。有時降雨比預估的少,水庫預警性放水後,又引發缺水問題。當然,不只這些問題,許多問題值得探討,只希望在未來這些問題也能逐一改善。
近幾年台灣也引進了超級電腦在氣象方面,有了數值模擬的出現,對於氣象是一大進步,準確度大大提升,但是人算總是不如天算,準確度也只有60%左右,長期的模擬還是不能拿來討論,參考價值低。其他來源的氣象預報也不是全無參考價值,只是在使用前必須了解其限制,以及針對主要服務範圍的優化。面對媒體的誇大報導更須謹慎,尤其現在各大預報齊指寒流和颱風,呼籲大家盡早做好防寒防颱準備。不論最後實際溫度如何,別忘了凡是預報必有誤差的基本觀念!
#氣象預報失準不要罵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