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於渤海停留兩天,目前仍然是TD。TROPICAL DEPRESSION 1000 HPA AT 39N 121E ALMOST STATIONARY. |
隨著這颱風和科羅莎北上,西太平要回復平靜約一星期,大概下星期中後期要注意是否有遠洋西行大物產生(目前EC已經好幾報報出這個擾動),如果有,我認為有兩種可能路徑,第一從遠洋北上(約140E), 第二 一路西行通過呂宋島到台灣南部,走那個路徑,我認為關鍵在於這個擾動在140E左右時它所在的緯度,如果它超過北緯18,則北轉機率非常大,低於北緯15度則西行機率非長大(15至18度則一半一半這也是我覺得侵襲南部的機會),至於強度,如果它到130E前始終在北緯18度以南,那邊海水OHC非常高,強度會很可觀,但如果它到140E左右時超過北緯18度,則科羅莎留下的冷水坑會讓它快速減弱。 |
減弱為熱帶低壓 熱帯低気圧 令和元年08月13日04時00分 発表 <13日03時の実況> 大きさ - 強さ - 熱帯低気圧 存在地域 華北 中心位置 北緯 37度00分(37.0度) 東経 120度00分(120.0度) 進行方向、速さ ほとんど停滞 中心気圧 992hPa |
本帖最後由 NET 於 2019-8-13 00:05 編輯 關於颱風有些想說的: 利奇馬在 2019 08 08 0100 風眼短暫填塞其實很值得討論,一般總認為清晰且高溫的風眼是強颱風象徵,不過仔細想想-風眼中的強下沉讓風眼清晰、眼溫上升但下沉會填充風眼,氣壓反而是在升高;反而高海溫所導致的海水蒸發上升凝結會風眼模糊、眼溫下降。 另由於氣流受力在大氣系統中無斜壓影響下應只與重力位勢面有關,換言之氣壓越低下沉流越強。不過即使氣壓差一樣,基於角動量守恆(純TC)的系統與自由旋渦(內外風速率一樣)的系統因動力結構不同其風速也不同。 一個能證明風眼清晰模糊未必能與颱風強度相關證據則為: 一些環境極為優越的颱風發生高速眼牆置換時內眼牆與外眼牆之間並沒有明顯清空-亦即沒有明顯"溝壑"結構。有人將此種置換稱為"融合式置換",良好的高空幅散令內外眼牆間無明顯下沉,而外眼牆因良好環境迅速緊縮,甚至在內眼對流耗盡前就完成置換。 |
本帖最後由 霧峰追風者 於 2019-8-12 15:04 編輯 颱風利奇馬肆虐中國6省市 釀44死16失蹤 |
這颱風巔峰期我覺得應該跟2000年的碧利斯2008年薔蜜差不多,幸好(或可惜)最後並沒有走像主要機構預測的西北颱路徑,不然很可能會成為納莉後影響北部最大的颱風(說不定還會超過納莉)。 |
中心進入渤海萊州灣 |